7小时采访,49个做题文件,4个月我们收获了什么?| 作者手记
长达4个月的做题过程,累计近7个小时的视频采访,多次开会、修改,我们的选题《华南师大张立勤:“非典型跨界者”的新闻人生|学媒跨界》历经“千难万险”,终于问世。我们希望通过手记,复盘稿件操作的全过程,总结这次采访的经验教训,也谈谈分享老师的故事给我们带来的感触。
# 做题时间线 #
# 作者手记 #
经历了漫长的做题过程,稿件终于推出啦!无论是老师本人的经历和经验,还是整个选题操作的过程,都让我受益匪浅。现总结为如下几点:
1.选题的案头工作必须做足
老师完成的报道距今有些久远,我们在百度搜索时,只能找到老师操作过的部分选题。经过老师提醒,我们发现知网上有更多老师采写的报道。此外,老师还主动提供了自己的回忆录、手记等资料。这启示我们,除了外围采访和普通的搜索,我们还应该开辟其他的资料搜集渠道,必要时可以直接询问采访对象是否有可供参考的资料(比如回忆录等未公开发布的资料或者“被毙”的稿件)。
2.找好切入点
老师本人的经历丰富,亮点十足,但如果不找准切入点,就会导致成稿方向不明确。我们认为,老师最特别的亮点莫过于不囿于年龄与专业,勇敢地转型和跨界。因此,我们选取了该切入点成稿。
3.做记者最不能害怕的是被拒绝
在老师完成《贫困的中国》的采访时,她曾被一位沈阳的官员拒之门外。但她没有放弃,转而去求助了另一位官员,而这位官员却非常热情地接待了她,并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和建议。老师认为,以人作为突破点,还是有可能获取到一些必要信息。多沟通,多争取,主动靠谱才能有机会。
4.广泛阅读,提升文字功底
采访时,老师本科阶段丰富的阅读经历让我印象深刻,文学功底对于做好新闻大有裨益。比如,老师的报道使用的细节描写和白描手法,这些技巧就源于多年的文学积累。老师曾在采访中听闻,无奈的水手用绳索结束了生命,“那种毁灭性的结绳方式据说是长期的水手生涯磨炼出来的。”这个细节的出现,代替了冗长的解释和描述,精确地体现出当事人的绝望。得益于长期的阅读,老师在新闻实践中,能自然地运用文学作品里观察人和描写人的方式,以此记录那些惊心动魄的瞬间。因此,在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也应该坚持阅读,提升文字功底。
长达4个月的做题过程,近7个小时的视频采访,就此落幕了。在这个过程中跌跌撞撞,也算是收获良多。
两次采访的语音转文字文档
在写作上,我由于笔力不足,常常力不从心。在这次编辑、同事和老师的建议中自我反思,学到以下几点:
1.发现自己常常用概述性的文字一带而过,但实际上可以用且需要用更生动更具体的叙述代替生硬的陈述。尽量少用概述性、评价性词语,多用具体的细节、语言来表现人物。
2.故事应当基于故事,而非是抽象的文字本身,修辞的使用应当恰到好处,而非是单纯为了文字“优美”。
3.直接引语、间接引语交替使用,文章会更真实、生动。
4.语言简洁、优美,避免过于口语化、用词重复累赘。
5.多读经典的新闻作品,多读多写,再次呼应深度营slogan——“记者,是一个需要反复训练的职业。”
6.收获小工具:Wps的会员校对功能和爱校对插件。
对于做题过程,我也有一些新的体会:
1.外围采访很重要,对于学者型的采访对象,阅读其创作的内容/科研成果,是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也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人物,同时也可以将这些材料化用在报道中。
2.写人物稿,梳理ta的重大事件时间轴,能够帮助写作者缕清思绪,以时间为线索展开,是较为常见且清晰的思路。
3.在做题过程中,要留心采访对象的态度,察言观色,及时反应。
4.遇到无法完成的困难,请勇敢接受放弃。
让我最有感触的是第二次采访的时候,我们重写了一份采访提纲,又和老师聊了三个多小时。老师讲到她对记者职业的思考,她的人生体验哲学,她的人文关怀和她对年轻一代的寄语。对于一个困惑又迷茫的大三学生而言,年长者的感悟和思考,有时真的能将纠结和阴霾一扫而空。当她说起对如今仍然怀揣新闻理想的年轻人的祝福时,我真的在默默流泪。这是成为记者的意义之一,有机会、有能力和他人建立一场酣畅淋漓的深度交流,这也让我对人与人的连接永远充满期待。
封面来源:Pexels
-END-作者 | 康琦悦 童茵祺 杨 笑编辑 | 龙 盼
制图 | 周智珊
值班编辑 | 周智珊运营总监丨温泓烨 梁 栋
推荐阅读
[2]零经验小白如何成为财经记者?前财经媒体人曾仰琳来支招!| 媒笔记
[3]扬子晚报陈燃:该坚守还是放弃?—— 一个年轻记者从业3年经验分享 | 媒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