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小时采访,49个做题文件,4个月我们收获了什么?| 作者手记

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
2024-08-04


长达4个月的做题过程,累计近7个小时的视频采访,多次开会、修改,我们的选题《华南师大张立勤:“非典型跨界者”的新闻人生|学媒跨界》历经“千难万险”,终于问世。我们希望通过手记,复盘稿件操作的全过程,总结这次采访的经验教训,也谈谈分享老师的故事给我们带来的感触。

# 做题时间线 #

# 作者手记 #

康琦悦


经历了漫长的做题过程,稿件终于推出啦!无论是老师本人的经历和经验,还是整个选题操作的过程,都让我受益匪浅。现总结为如下几点:

1.选题的案头工作必须做足

老师完成的报道距今有些久远,我们在百度搜索时,只能找到老师操作过的部分选题。经过老师提醒,我们发现知网上有更多老师采写的报道。此外,老师还主动提供了自己的回忆录、手记等资料。这启示我们,除了外围采访和普通的搜索,我们还应该开辟其他的资料搜集渠道,必要时可以直接询问采访对象是否有可供参考的资料(比如回忆录等未公开发布的资料或者“被毙”的稿件)。

2.找好切入点

老师本人的经历丰富,亮点十足,但如果不找准切入点,就会导致成稿方向不明确。我们认为,老师最特别的亮点莫过于不囿于年龄与专业,勇敢地转型和跨界。因此,我们选取了该切入点成稿。

3.做记者最不能害怕的是被拒绝

在老师完成《贫困的中国》的采访时,她曾被一位沈阳的官员拒之门外。但她没有放弃,转而去求助了另一位官员,而这位官员却非常热情地接待了她,并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和建议。老师认为,以人作为突破点,还是有可能获取到一些必要信息。多沟通,多争取,主动靠谱才能有机会。

4.广泛阅读,提升文字功底

采访时,老师本科阶段丰富的阅读经历让我印象深刻,文学功底对于做好新闻大有裨益。比如,老师的报道使用的细节描写和白描手法,这些技巧就源于多年的文学积累。老师曾在采访中听闻,无奈的水手用绳索结束了生命,“那种毁灭性的结绳方式据说是长期的水手生涯磨炼出来的。”这个细节的出现,代替了冗长的解释和描述,精确地体现出当事人的绝望。得益于长期的阅读,老师在新闻实践中,能自然地运用文学作品里观察人和描写人的方式,以此记录那些惊心动魄的瞬间。因此,在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也应该坚持阅读,提升文字功底。

童茵祺

长达4个月的做题过程,近7个小时的视频采访,就此落幕了。在这个过程中跌跌撞撞,也算是收获良多。


两次采访的语音转文字文档

在写作上,我由于笔力不足,常常力不从心。在这次编辑、同事和老师的建议中自我反思,学到以下几点:

1.发现自己常常用概述性的文字一带而过,但实际上可以用且需要用更生动更具体的叙述代替生硬的陈述。尽量少用概述性、评价性词语,多用具体的细节、语言来表现人物。

2.故事应当基于故事,而非是抽象的文字本身,修辞的使用应当恰到好处,而非是单纯为了文字“优美”。

3.直接引语、间接引语交替使用,文章会更真实、生动。

4.语言简洁、优美,避免过于口语化、用词重复累赘。

5.多读经典的新闻作品,多读多写,再次呼应深度营slogan——“记者,是一个需要反复训练的职业。”

6.收获小工具:Wps的会员校对功能和爱校对插件。

对于做题过程,我也有一些新的体会:

1.外围采访很重要,对于学者型的采访对象,阅读其创作的内容/科研成果,是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也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人物,同时也可以将这些材料化用在报道中。

2.写人物稿,梳理ta的重大事件时间轴,能够帮助写作者缕清思绪,以时间为线索展开,是较为常见且清晰的思路。

3.在做题过程中,要留心采访对象的态度,察言观色,及时反应。

4.遇到无法完成的困难,请勇敢接受放弃。

让我最有感触的是第二次采访的时候,我们重写了一份采访提纲,又和老师聊了三个多小时。老师讲到她对记者职业的思考,她的人生体验哲学,她的人文关怀和她对年轻一代的寄语。对于一个困惑又迷茫的大三学生而言,年长者的感悟和思考,有时真的能将纠结和阴霾一扫而空。当她说起对如今仍然怀揣新闻理想的年轻人的祝福时,我真的在默默流泪。这是成为记者的意义之一,有机会、有能力和他人建立一场酣畅淋漓的深度交流,这也让我对人与人的连接永远充满期待。

我很喜欢在做这个选题时的氛围。在琦悦姐和盼哥的带领下,我们一起讨论一起改稿,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前进,太棒了!大家都辛苦了!在面对稿件的时候,我总是有些恐惧,我害怕自己的能力无法写出足以达成预期的作品,害怕辜负期待,但在这个题里,我才真正理解好稿子不仅仅需要积累。好稿子需要丰富的案头工作和资料收集,好稿子需要反复琢磨修改。对于现在的我而言,很开心能够写出这样的稿件,也很开心能够受到老师如此细致的指导,但就像老师指出的种种写作上的问题,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之,感恩理想与热情,继续努力走向彼岸!“语言、措辞、文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持之以恒地阅读、写作。”共勉!杨笑从校园媒体到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和朋友聊过无数次关于做新闻,这个词甚至因为被谈起太多次,以及感觉自己的能力无法担得起“做”这个动词,而常常羞于启齿。就如同近几年广泛被提起的一句话,“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我们常有一种被赶鸭子上架的感受,总觉得什么都不会,没什么底气就被要求“上台演出”。

在和张老师聊天过程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去冰点带着自己的作品向主编争取机会的故事,最初艰难地报选题,逐渐摸索出了自己的门道。我们如今在信息更加膨胀的社会之中,海量的信息反而剥夺了安全感,在没有获得所有经验者的分享情况下,迟迟不敢迈出一步。我觉得有时候或许需要做一个聪明的“莽汉”,能力是可以转化与多渠道证明的,机会是需要勇敢争取的。

我是最后加入到这个题的成员,进组之后发现琦悦姐和茵祺已经做好很多的准备工作,起初心里就感到两位伙伴很可靠,第一次采访前后聊了三个小时,整体很顺利,伙伴们都认为这会是一个可以很快速出稿的题。即使是第一次被拒绝,我们也很快重振旗鼓,重新阅读了张老师的过往报道与回忆录分享,再次商议补采提纲与稿件框架,经过与张老师的协调和多次修改,最后完成了这篇内容。

第二次采访积累下来的文件

整体的周期跨越了四个月之久,就像是一场耐力跑,中途也有过倦怠和疲惫,幸运的是,张老师和我们最终都选择了坚持下来。在第一次需要重新大改的时候,琦悦姐、茵祺和我的第一反应是,从来没有人如此认真对待过我们的稿子,在这个“草台班子”的世界中,“不凑合”是一种宝贵而难得的机会。在写稿过程中,我的体验也在反复映证张老师的话——“深度在新闻之外”。对于事情的认知以及表达能力,常常会有力不从心的感受,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广泛的阅读与写作的基础能力是所有的根本。

封面来源:Pexels


-END-作者 | 康琦悦 童茵祺 杨   笑编辑 | 龙   盼
制图 | 周智珊
值班编辑 | 周智珊
运营总监丨温泓烨 梁   栋
 推荐阅读 

[1]华南师大张立勤:“非典型跨界者”的新闻人生|学媒跨界

[2]零经验小白如何成为财经记者?前财经媒体人曾仰琳来支招!| 媒笔记

[3]扬子晚报陈燃:该坚守还是放弃?—— 一个年轻记者从业3年经验分享 | 媒笔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深度训练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